欢迎来到石头小说网

石头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回到大明做藩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打细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打细算(1/2)

朱桂心里清楚,所谓的民壮就类似于后世的民兵,他们可以帮助正规军执行一些辅助性质的任务,比如说,护送个粮道,破坏些道路什么的,
但是不能让他们独当一面,毕竟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武器装备也不行,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等到了战场上,一旦碰到诸如万骑冲锋,箭如雨下之类的情景,很容易心里崩溃,吓得夺路而逃,进而冲散自己这边整个的阵脚。
所以,这些民壮朱桂基本上不指望,冲锋陷阵还得靠他精心训练出来的正规军。
但是,这也不能说这些民壮一点用都没有。
由于朱桂在肃藩之内施行不禁止人民使用弓弩的政策,所以这些民壮基本上个个都是用弓弩的高手,否则的话,也不敢主动请缨来跟瓦剌骑兵过招混军功。
自古以来,弓弩就是克制骑兵十分有效的武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是用诸葛连弩打的曹魏的骑兵不敢出城作战。
明朝后期,猛将卢象升就是用强弩克制高迎祥的骑兵,从而大败高迎祥。
而肃藩的这些民壮,虽然没有盔甲,也没有受过正规的行伍军阵的训练,但是用弩个个都是高手。
他们可以用木板做一些简易的盾牌和防护,也可以穿一些自制的皮革做的有一定防护力的护具,然后利用自己对这一带的熟悉,神出鬼没地伏击敌军,还是能够给敌军造成相当大的麻烦的。
肃藩的百姓人人持有弓弩这就是朱桂敢不断地西进,敢把战线拉开两千六百多里的底气。
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施行不禁弓弩的政策,那老百姓手里没有能对付瓦剌骑兵的武器,一旦碰到他们,只能吓得东躲西藏,或者是任人宰割,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现在手里总共就十几万军队,现在又拉出来将近一半儿来打察合台汗国和瓦剌,那剩下的狭长的防线上,这些军队防守起来绝对就是捉襟见肘。
如果不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单凭军队的实力,朱桂是不敢打这一仗的,因为瓦剌人只要集中主力打击河西走廊上的一个点,那他的地盘就会被拦腰截断,他的后路就有被切断的风险。
但是,现在朱桂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他的人民个个拥有强弓硬弩,个个手里都有能威胁到瓦剌骑兵的家伙什儿。
虽然这些民兵没有盔甲,也没有多少马匹,没有什么进攻的能力,但是,让他们凭借着地形的优势和对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熟悉来防守自己的城池,结寨自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此所谓,攻不足,守有余。
能做到这一点,朱桂就已经很知足了,他也没指望着靠这些民兵来进攻,只要他们能守好自己的地盘,让自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就可以了。
这就是当初汉武帝能威震匈奴的原因。
当初的匈奴可比后来的东突厥,女真等强多了。那是妥妥的草原霸主,实力差不多类似于后来的蒙古帝国。
但是,汉武帝就可以和他们硬刚,而且一直不落下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禁止民间使用弓弩。
因此,武帝手下的平民也都是从小玩弩玩到大的,一样弓马娴熟,根本不害怕匈奴。
后世的中原王朝边境附近的百姓,一听说游牧民族的军队南下,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往山里跑,包括大明的百姓。
因为他们手里没有能克制游牧民族骑兵的武器,不跑的话就没命了。
而汉武帝时期的人民,手里都有强弓硬弩,根本不怕匈奴的骑兵,一听说匈奴南下,第一反应往往不是逃跑,而是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地去找当地守军,配合他们打击匈奴。
因为武帝给匈奴人的脑袋标价很高,杀上一个,就比你辛辛苦苦干一年赚的要多。
所以,武帝手下的边境居民看到匈奴后第一反应根本不怕害怕,而是送钱的来啦,兄弟们,组队去发财啊。
然而,武帝之后,这条政策就被废止了,原因说的冠冕堂皇,说什么为了怕不良份子拿弓弩去伤害平民,但是真正的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怕人民造反。
武帝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执行的都是商鞅的政策贫民,病民,愚民,说到底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无良上司是呆毛夜兔 嫁往异族和亲后 大师兄选择去修无情道 强行召唤的神 的士奇缘记 年年黏黏 朝歌 伪君子 阋墙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